2008年老树·金不换新品:200g/罐规格与养生功效亮点
摘要:2008年老树·金不换新品:200g/罐规格与养生功效亮点2008年老树·金不换原料:2008年新会老树柑皮有药食同源之称的新会陈皮,位列“和药之首”,具有典型的和药特征。”即只要配上新会陈皮就更能提...
听说 2008 年的陈皮现今能像金子那般使用,我最先的反应是这说法的夸张程度比那陈皮还要厉害。然而仔细瞧了瞧,这东西竟然真的有那么一些人当作宝贝一样供奉着,并且还给它起了个“金不换”这般土里土气的名字。
养生界的万金油
新会陈皮在中药铺子那可是混得很厉害,《本草纲目》都替它撑腰。这东西特别会随机应变,跟补药混在一起就变成补品,跟泻药混在一起就成了通便的神奇宝贝。广东的阿婆们早就把它的脾气摸得透透的,在煲汤的时候总是要扔上两片,还美其名曰“和百药”。
现在商家把陈皮包装得太夸张了。有次看到一个直播带货的,他说这陈皮能治秃顶还能防脱发。我看了看主播那光溜溜的脑袋,就默默地把页面关掉了。
老树陈皮的身世之谜
新会这地方挺能折腾,两条江经常搞些混搭的玩法,到了汛期还往水里撒盐。种出来的柑树都像是重口味的爱好者,结出的果子自带着海的味道。据说这里的陈皮闻起来跟海鲜市场晒干的咸鱼似的,老广东就对这味道情有独钟。
最绝的是他们的种树方式,那就是完全放养。农民称其为“天道种植”,实际上就是懒。虫子来了,他们不管;杂草长了,他们不拔。最后长出来的柑子,丑得连鸟都不愿意啄。但偏偏就是这种放养的陈皮,价格却比重点高中的补习班还贵。
包装比陈皮还金贵
这包装盒可真是价值连城,那设计师肯定把它看了老多遍了,估计得有三十遍,就跟看过《甄嬛传》似的。那盒子金灿灿的,还配上了故宫元素,要是不知道的人,还以为买了件文物。上次我邻居收到这个礼盒,那叫一个激动,直接就供在电视柜上了,三个月都舍不得拆开。
最搞笑的当属广告词:“送礼者更有心意”。我琢磨着这心意好像都被贴在价格标签上。要是收礼的人知道这盒子也就值半两陈皮的钱,估计得马上连夜把它挂到闲鱼上去卖。
从果园到罐头的神操作
广云双宝夸赞自家陈皮有“全流程追溯”,我专门去查了一下。哇,从摘果子开始到装罐,这中间要经历 18 道检测,那严格程度比选秀节目海选还要高。最后把陈皮装进印着二维码的罐子,用扫描工具一扫,就能看到这片陈皮的过往经历啦——就连它在哪一天晒过太阳都能记得住。
有个细节挺让人迷惑的:他们宣称是“纯干仓存储”,可新会那地方的湿度常年都在 80%以上。后来才搞清楚,所谓的干仓是通过与鱼塘进行对比才得出来的。
价格堪比比特币
2008 年的陈皮如今售卖价格比同年份的茅台还要稳定。有个深圳的老板购入了十件并进行囤积,还表示要将其当作女儿的嫁妆。我帮他算了算账,等到他女儿出嫁的时候,这些陈皮足够用来兑换三环附近一套厕所的价值。
最魔幻的是竟然出现了陈皮期货。上个月在茶城,有人在倒卖提货单,并且这提货单的价格比现货还要高 20%。隔壁炒股的张大爷看到后直拍大腿,说早知道就该去炒陈皮。
陈皮圈的鄙视链
现在喝陈皮有不同等级之分。五年陈的那伙人瞧不起三年陈的;老树的那拨人鄙视圈枝的。最顶级的那些土豪都拿着 2008 年金不换,喝茶之前得先举着罐子拍半小时的照片。
有一回我在茶楼瞧见有人在斗富,那两个老板非得比谁掰陈皮发出的声音更脆。最后把服务员都给招来了,他们还说以为是耗子在啃家具。所以问题就来了:你们觉得那些花大价钱去买陈皮的人,到底是真的懂得行,还是纯粹只是在跟风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