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鸡 芝加哥华厨外卖中餐馆老板马振伟:从天津移民到美国,靠芙蓉蛋养家活口的传奇故事
摘要:陈皮鸡芝加哥华厨外卖中餐馆老板马振伟:从天津移民到美国,靠芙蓉蛋养家活口的传奇故事Mason)说,“芙蓉蛋是我最喜欢的中国菜,好吃又便宜”,她15岁跟着家人到中餐馆,第一次吃到芙蓉蛋就觉得是“人间美...
美帝那帮老外点中餐,一开口多半就喊“蛋炒饭”。这在中国都没人吃的东西,愣是养活了4.5万家餐馆。芝加哥那家伙就靠这炸蛋饼,硬是把仨娃送进了常春藤名校。
美式中餐的生存法则
马振伟那家叫“华厨”的外卖店,墙上还挂着20年前的菜单,价格竟然比现在还贵两块。老主顾梅森每周三都准时下单双蛋套餐,18年如一日,连配菜都没换过。她把这叫“传统”,可马老板心里头却在骂“这老脑筋”。
芝加哥南城那旮旯儿,餐馆子儿不少,得有37家,菜单上那前几名,全都是芙蓉蛋、炒饭、芥兰牛这仨。2019年,餐饮协会那帮人一调查,78%的美国老外,都觉得"陈皮鸡"那是四川菜里的名头。马老板那松鼠桂鱼奖牌,搁仓库里都快生锈了,可他那灶台上,愣是常年热着六口炸蛋锅,就差没冒烟了。
天津大厨的魔幻转型
15岁那年在天津狗不理学手艺的马振伟,如今天天得炸两百个芙蓉蛋。他曾想在菜单上添个正宗的八宝鸭,结果有人投诉说“这鸭子怎么有骨头”。最落魄的时候,那道苏州名菜一周才卖出仨,最后全成了员工餐的份儿。
2005年那时候,家伙在芝加哥中餐大赛里拿了个冠军,评委们对那松鼠桂鱼都惊得直咂嘴。结果第二天,咱那外卖店该干嘛干,老主顾约翰哥盯着新菜单看了老半天,最后还是来了一盘加双份酱的芙蓉蛋。这事让马老板悟出一个道理,比赛归比赛,买卖归买卖。
蛋饼里的美国梦
马老板那炸蛋锅,简直就是中美餐界的历史见证。记得95年刚来那时候,芙蓉蛋才卖3.99刀,现在5.95刀还得送你个幸运饼干。那时候请个炒锅师傅,2300刀就能搞定,现在3200刀招来的小年轻,连芹菜都不会切。
据说芝加哥那帮留学生搞了个调查,发现咱们中餐馆的利润率从2000年的15%直接跌到了现在的8%。可那马老板的账本上写着,只要咱坚持用冷冻的混合菜,芙蓉蛋这东西还能赚个10%。他那柜子里那瓶1987年的老抽,都比咱餐馆的营业执照岁数大。
顽固的味蕾战争
梅森大妈这周又来订餐了,已经是第五回了。她跟马老板就“正宗”这事又吵了第780回了。她死活觉得芙蓉蛋里的豆芽才是咱们中华美食五千年文化的精髓。至于马老板偷偷在酱汁里加番茄酱那事,她肯定不知道。
2018年那时候,马老板想换个花样,把冻虾换成新鲜虾仁,结果招来了23个投诉电话。最逗的是老顾客汤姆,他直说新口味“跟咱们的中国菜不搭调”。现在冰柜里那堆2019年进的虾仁,保质期能顶到2025年。
中餐外卖的次元壁
纽约那本美食刊的编辑特地跑来尝鲜,吃了个芙蓉蛋,还写了个文章叫《美式中餐殖民历史的拆解》。马老板看完那杂志,直接当桌脚使,第二天还用那把铲子炒了个橙色的“宫保鸡丁”。他心里门儿清,那些穿得像鸟一样来的美食达人,最后都得叫外卖吃左宗棠鸡。
卫生局去年让咱们贴上食物热量表,马老板给那芙蓉蛋儿写了“350大卡”。真的热量是啥?他说反正老外觉得咱们的中国菜都有啥神秘东方魔力,多几少几的无所谓。
即将退休的蛋饼之王
马老板最近正手把手教他那墨西哥徒弟如何炸蛋,重点是要把蛋边炸得焦焦黑黑的,"这样才能让老美觉得这蛋够味儿"。不过他打算两年后就把店给关了,可又不敢跟梅森大妈说——生怕她一听说就赶紧囤积那些冷冻芙蓉蛋。
厨房墙上挂着2005年赛事的旧照,当年青涩的马师傅手持一道秀色可餐的松鼠鱼。现如今,他每日得操持30磅豆芽和50打鸡蛋,最自豪的技能莫过于将蛋饼炸得圆滚滚的。问他是否还愿坚守正宗的中餐?他一指门外排队的外卖小哥:“瞧瞧他们电动车上的外卖盒,哪个不是方方正正的?”
这问题来了哈:你要是开了家中式饭馆,是得坚守那地道的老味儿,哪怕饿得前胸贴后背,还是得选那卖芙蓉蛋换辆奔驰车?